我的文章 阅读

文 | 「“信”与“心”,也谈《1Q84》」

2020年1月5日


我最初读今村夏子的《星の子》时,想起了村上春树的《1Q84》,想起了里面的青豆和天吾,可能因为这个,所以我对前者的感情也稍微浓厚一些。《1Q84》里有许多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其中一个就是在青豆和天吾的童年的设定上。

在小说里,童年的青豆和天吾都过着有别于普通人的生活。青豆的家人是信教的,于是每到休息天,青豆就要跟随母亲挨家挨户去给别人发传单,宣传,好劝说别人参与教会;而天吾的父亲是NHK的收款人,每到休息天,他也要跟随父亲挨家挨户去催款。就这样,青豆与天吾就时常在路上擦肩而过,但从未交谈。似乎双方都知道彼此在做什么事,但没有交流和分享的欲望。一种充满神秘感的心知肚明就从这里埋下了种子。无论是小时候的天吾还是小时候的青豆,都是从天吾的视角说出来的。

比如,说到青豆跟着母亲去传教,天吾是这么想的——

“しかし天吾は心の中では彼女に同情していた。休みの日も親に連れて家から家へと玄関のベルを押してまわら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という、特異な共通点もあった。”

而说到天吾跟着父亲去收款,天吾是这么想的——

“三つ目の、そして最後の理由はより打算的なものであり、だからこそ天吾の心をもっとも深く傷つける事になった。子供を連れて歩いた方が、集金がしやすくなることを父親はよく知っていた。小さな子供の手を引いている集金人に向かって「そんなものは払いたくないから帰ってくれ」とは言いにくいものだ。子供にじっと見上げられると、多くの人は払うつもりのないものも払ってしまうになる。だから父親は、日曜日には特に集金の困難な家の多いルットを回った。……父親を喜ばせれば、天吾はその一日優しく扱われることになった。”

无论是青豆还是天吾,他们的内心都晓得自己根本无法认同父母所做的事情,也一心想着某一天能远离父母,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但这种念想,在还需要父母提供生活和养育的年龄是无法实现,所以只能默默忍受,艰难地忍受,像磨砺自己的意志一般去忍受。

当青豆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时候,天吾曾出手帮忙,在他眼里,他认为青豆就是普通的孩子,如果她的家人不是传教的话,她肯定也如普通的孩子一般。尽管两人在学校只说过一次话,但不碍,青豆相信天吾。决定两人关系的一刻,就在某个寻常的下午,青豆突然握住天吾的手,而这一次握手,也给之后两人关系的走向奠定了一个基础。在后面的故事里,无论是青豆和天吾,都无数次地想起这次握手,想起握手时的触感和温度。仅此一次的握手却难以忘怀,近乎神圣般存在于他们的内心,也在无数个孤独和痛苦的夜晚里给予他们信心和激励。在1Q84这个世界里的青豆,无论自己身处何种境况,都相信天吾终有一天会出现,他们俩人会重新相遇;而天吾则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确认中坚定了要找到青豆的信心。

终于,经历过无数个日日夜夜,在跨越了两个世界的阴霾界线,他们在一个当两个月亮都皎洁无暇的晚上,再一次在一个公园里握手了。

“気がついたとき、誰かが隣にいて彼の右手を握っていた。その手はぬくもりを求める小さな生き物のように、革ジャンパーのポケットに潜りこみ、中にある天吾の大きな手を握りしめていた。

彼らは十歳の少年と十歳の少女に戻っていた。孤独な一人の少年と孤独な一人の少女だ。初冬の放課後の教室。何を相手に差し出せばいいのか、相手に何を求めればいいのか、二人は力を持たず知識を持たなかった。生まれてから誰かに本当に愛されたこともなく、誰かを本当に愛したこともなかった。誰かを抱きしめたこともなく、誰かに抱きしめられたこともなかった。”

他们双方,无需眼神,无需语言,仅凭一个握手,就能确定彼此的心意和存在。这是何等的神圣啊。青豆和天吾之间的寻寻觅觅和心心念念也给这部小说增添了无尽的深意。

*

为什么,当初那个握手对青豆与天吾而言如此重要呢。我看完小说以后也想了很久。

每每读到作者给他们家人所从事的工作的描述上,都能让人感到一种既凄凉又萧瑟的感觉。他们的盲目和机械性重复就给人一种他们仿佛被下了迷药,或者扭曲自我一般去遵从,去唯唯诺诺的感觉。每一次当他们出现的时候,都只不过加深读者的印象。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曾经自愿,是否曾经有过挣扎,是否也存在否定的意志,但经年累月以后,他们已经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就像被植入程序的毫无感情可言的机器人一样,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情。这种不反抗不表达不思考的作为,才是最令人可怕的。他们全然不管身边的人周围的人如何想如何看待,他们只管做自己的事情,以至于自己的行为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多么大的困扰也全然不顾。在内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和他们一样的路,又或者,他们丧失了思考能力以至于孩子如何都不关他们的事了。

天吾对父亲的敲门姿势和动作简直到了午夜梦回都恐惧的地步。有一次,天吾似乎感觉到有人在敲门,他以为是父亲,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话——

“何も責めているわけじゃない。あなたには意識を好きな所にやる権利がある。それはあなたの人生だし、あなたの意識だ。あなたには自分が正しいと考えるとこがあり、それを実行に移しているんだろう。いちいちそれに口を出す権利は僕にはないかもしれない。でもあなたはもうNHKの集金人じゃないんだ。だからこれ以上NHKの集金人のふりをしちゃいけない。そんなことをしても救いはない。

もう誰のドアもロックしないでほしい。”

我当时看到这里,真的觉得很可悲。即便这个敲门只是一个幻觉,但可以从这里读到天吾的心声,他对父亲是如何看待的,他对父亲的敲门行为是如何看待的。父亲的盲目和机械早已给天吾造成极大的伤害,那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潜移默化的毒害。

很多大人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因为孩子既没有能力反对也不应该反对,但真是如此吗。我只知道,即便孩子没有能力反对,但大人做的所有事情,孩子都看在眼里,听在心里。那些如同诅咒一般的话语,那些泯灭人常的行为,孩子比大人能接受和感知到更多。因为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年纪,他们对眼前的一切,都全盘接受,包括坏的东西。坏的东西,残留在体内,只会像一个毒瘤,一时不发作,不代表永远不发作,它总会有发作的时候。除非长大后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摒除恶劣,以及用正面和积极的东西反击它,不然,谁能担保,孩子不会成为与父母一样的人。

所以,青豆出走了,她不顾一切地逃走了。她要逃离那个虚伪又满口谎言的世界。我不是说信教都是有问题的,我这里的描述都是回应小说。小说里出现的邪教打着拯救世人的旗号却祸害人间,跟村上春树要谴责的当年的奥姆真理教是如出一辙的。

回到青豆与天吾的握手,在我看来,那是心与心的真实触碰。在他们两人都还保有心之纯粹的年纪,他们确认了彼此,他们仿佛触碰到自己内心的柔软和真实一般,触碰到对方的柔软和真实。要换了一个人,大概,对方会直接把手推开,又或者大骂对方,但他们没有。他们偶然相遇过,他们都知道对方的父母是如何的,他们都知道对方的处境,他们都知道……他们以一种近乎神圣的方式确认了对方……当时的握手,已经是青豆发出的对天吾喜欢的一个信号。

如此比较,我会认为无论是青豆的父母还是天吾的父母,都是没有心的,或者他们的心早已失去了真实的跳动,而只剩下生理上的机械跳动。他们的真实的自己,不知道遗失在哪里了。

在我读完《1Q84》以后,我也看了许多奥姆真理教的报道,深深地感到人如何看待心,如何看待相信,如何给自己树立信念是既“危险”又重要的。

人相信什么,这个“什么”是无法定义的,它是无限的,宽广的,未知的,又是因人而异。离家出走前的青豆,她是被迫相信的,她被迫去遵循她还没来得及作出好坏判断的“信念”。关于“信”,这部小说呈现了各个方面的人的“信”,包括要用自己的方法惩治リーダー的老妇人,她相信“私たちは正しいことをしたのだから”,和在第三部出现的牛河。恶人坏人都仿佛有自己的身不由己,但果真如此吗。

*

再说《星の子》,我当时就想,假如青豆会有教会生活,那会是如何的,所以故事里把千寻所过的教会生活细致地呈现出来了。《星の子》里的人也有自己的“信”,千寻的父母相信只要在头上放上湿毛巾,接着往毛巾上倒水,就能消除恶气;在星星之乡,他们相信流星会一个接一个地划过。在他们眼里,似乎当他们想看到流星的时候,流星就会出现,怎么可能?最后,无论是千寻与同伴在泡澡时观星,还是在外面与父母一起观星,那些“看到了吗?”“看到了”“没看到啊”,读来都让人唏嘘。

对无法接受真相的人,我们是坚持披露真相,还是从了他们的谎言。

迫不得已的时候,就是要逃走的,要像放弃所有一样逃得远远的。《1Q84》的青豆逃走了,《星の子》里的千寻的姐姐也逃走了。

只要还能逃走,只要还能选择,就能确认“心”在真实跳动,真实感应,真实属于自己。这不论是放在小说里,还是放在真实的生活里,都至关重要。

*

读《1Q84》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今天又重新把书翻了一下,感慨颇多。尤记得,我读着它,也曾读到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