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语

絮语 |「与琴与音」

2025年5月27日

近来有一种愉悦的心情,是与弹琴有关的。某个时候,碰到许多合适的琴谱,惊喜地发现它们都出自同一个人,感觉非常奇妙。每一次,都忍不住感叹,怎么会有这么流畅又难度适中的琴谱,深感制谱人的用心良苦。须知,遇到合适的琴谱,一如遇到知音一般,千言万语都隐藏在一个个小小的音符里。

很多喜欢的曲子,我对它的旋律比对它的歌词更为敏感,旋律会勾起情感与回忆,可我很少特意记歌词,可不碍,喜欢的曲子都想要尝试。

最初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王宛之的《月亮说》,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听到这个歌的,可它的旋律和歌词都印在心里,一直喜欢着,当我发现它的琴谱时,当真无比高兴。紧接着是Hélène Rollès的《amour secret》,尽管这首歌是讲暗恋的,但是曲子听起来很欢快,甚至有种幸福的滋味。

前阵子,时常弹张国荣的《春夏秋冬》,这是一首诉说四季诗意之美的歌,呢喃般的温柔。另外,马頔的《南山南》也喜欢弹,我很少听这首歌,但它很动人,听过都记住了。它有种乡愁般的愁绪,让人莫名想要流泪的。

全日空的的登机音乐《another sky》也是让我惊喜的一首。登上飞机,就感觉自己将要出发到某地,将要跟随飞机一起升上天空,那种期待又无比悠游的心情就在音符的跃动里,唯美又心安。

还有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周杰伦的《七里香》,胡夏的《那些年》……我写这些完全出自自己的一种惊喜之情,想不到这么多让自己弹得如意流畅的曲谱都出自同一个人,一瞬间以为自己发现了宝藏。因为好些歌曲要么我之前没找到曲谱,要么没找到合适或中意的曲谱,而现在这些烦忧都不见了。

我中意的曲谱是既能照顾到自己练琴的难度,也能尽可能忠于原曲的调子。有些编得太过华丽或编得太过容易都不是合适的。我对原曲始终是忠诚的,我甚至不太喜欢一首歌的翻唱版本,该是谁唱的,就是本人唱得最好听。又因为此,原曲的调子早早印在脑海里,当我寻找它的曲谱时,也喜欢它能尽可能地还原。当中的变化,最好如清晨落在花瓣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却不会掩盖花的美,也不会给花瓣造成负担,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我习惯在黄昏弹琴,那时光影处于一种朦胧不清的状态,不过,到了夏日,即便黄昏时分,天还是亮堂堂的,仿佛黑夜迟迟不愿到来似的。而不绝于耳的蝉鸣声早早就响起来了,又仿佛多么长的白昼对它们而言都是不够的。

对我而言,弹琴的乐趣就在一天天与钢琴,与音符的互动里,不论多么习以为常或已经弹过多少遍的曲子,每一次当自己想要弹的时候,都是属于那一刻的第一次的心情,颇似「一期一会」的邂逅心境。

说陶醉是过分的,可当我沉浸其中时,早已忘了醉或不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