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文 |「河童世界」

2023年7月11日


前几日,读了芥川龙之介的《河童》。标题旁有作者的温馨提示,贴心的,如此不用费心思考如何发音了。又因为这个提醒,每每在故事里遇到「河童」二字,都会在心里默念「Kappa」。颇有种给作者应答的意思。

故事最让我触动的地方是末尾。主人公不得已在河童世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迫不及待地想回到现实世界,而当他真的回到现实,如正常人一般生活后不久,他遭受挫败,继而被送进精神病院。在院里,他回想起河童世界的生活,又心心念念想回到那个地方,以为那个地方才是最亲切的,是他真正的故乡。尽管回不了,可河童世界里的朋友逐一过来探望他,让他相信他面前的医生才是得了痴呆症的人。那一刻的他,成了清醒般病着的人。他知晓自己身处在院里,被当作病人看待,可同时,他又兴奋着,因为在院里,河童世界的朋友能畅通无阻地过来与他会面,给予他无上的支持。当他听闻其中一位河童朋友被断定为精神病人的时候,他也想去探望他。

实际上,故事的主人公确确实实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因为有另一个旁观者「我」记录了这位病人给自己讲述的这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蕴含着作者的深思,讽刺抑或不满,然而,这个故事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有温柔的一面。

温柔在于,它极尽细腻又深沉地展示了一位精神病人有可能拥有的精神世界。在这位病人的世界里,他多么理智,多么勇敢,同时他又多么亲近和具有好奇心。当他作为一个异类闯入河童世界后,他仍旧是他自己,而没有被排斥,抑或被强迫变成另一只河童。他待河童是河童,而河童待他是他,完全没有逼仄感抑或不适感。他在河童世界里畅游,也在河童世界里惊讶,高兴,悲伤,失落。倘若这真的是一位精神病人所拥有的精神世界,旁人又如何判定他是有病的,或者成天胡言乱语呢。

作者赋予它完美的框架和完美的期待,想让它讲述自己的理想国。河童世界或许称不上完美的理想国,可它已经成了一处可供逃脱的地方。当主人公无法在现实世界里继续生活下去时,他自动退行成那个热爱河童世界的自己。

很有可能,主人公从来没有闯入过河童世界,这一切都是他臆想出来的。他用想象对比现实的所有,用看似合理又荒谬的河童世界对比残酷又不堪的现实世界。他不见得喜欢河童世界里的一切,然而,河童世界里的异化让他莫名喜欢上生活这件事。像在变异的世界里重新活一次。

心里忍不住感叹,我懂的。倘若这是某个人的精神世界,我懂的。谁会忍心去掐断这种相信呢。在现实世界里生活着的人,何尝没有一个片刻幻想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呢。倘若某天我如爱丽丝掉入兔子洞一般,抑或闯入一个类似河童世界的地方,多半,我也会流连忘返的。

当真得病的话,也不是自我能控制的事吧。被世间如此这般的事折磨,被死亡的恐惧或诱惑驱使,被无法主宰的种种困扰,如此,河童世界的存在是否算得上来自意念的拯救呢。

从前读《格列佛游记》,最喜欢小人国的故事。那时候读不到它的反讽或批判意味,纯粹喜欢它的荒诞和有趣。现在想想,单纯因为它而笑不停也是足够的吧。

每一段阅读旅程,也是闯入一个别样的世界。只是比起活着的漫长,实实在在的临场感,以及不得不做的抉择,阅读是短暂的和意识性的东西。想象又是费时费力的。无论想象得多么细致,它也会如沙子一般从指缝间溜走,而这才是让人心痛的。

美好的是,在河童的世界里,不做一只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