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章

文 |「光与蝶」

2019年8月11日

亲历死亡以后,摆在自己面前的往往是两个重大的问题:1)如何走出悲痛;2)活着的人如何继续活下去。诚然,这两个问题都是极具拷问性质的,酷似当下的正午阳光,炙热又凶猛,让人无所遁逸。

如何走出悲痛。悲,我不陌生;痛,我也不陌生。可以说,至今为止,我经历过许多悲,也经历过许多痛。如果悲痛的知觉会残留或者会延续,那么我的身体里早就深埋了许多悲痛的因子,也深埋了许多用以抵抗悲痛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从来都不外显的。在悲痛面前,最可能出现的是无力感,而无力感一旦蔓延,自己就只剩下无声无力的哭泣而已。哭,是因为我找不到任何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也没有多余的力气做更多的事情,唯有哭,才能让绷紧的身体稍微释放一些。

活着的人如何继续活下去。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关心我的人希望我能坚强,希望我能照顾好自己,然而,我自己清楚,无时无刻,我都被一个叫做“生存”的东西给搅和着。如果我使劲去面对,我会彷徨,会焦虑,会无所适从;如果我什么都不想,我又以为自己被什么抛弃了一样。多走一步,或者少走一步,仿佛都是不对的,也就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这之前,无论是我读的书,听的音乐,接受的讯息,大多都与死亡,或者如何面对死亡有关的,相当于在精神上,我给自己历练了无数遍这样的体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活着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心里是了然的。只不过,事情当真发生了,它就变得微妙了。它的微妙之处在于,自己如此靠近死亡,但自己却仍然活着。我与死去的人之间的距离,是一种无法跨越的,比天与地之间的距离还要遥远,还要深沉的,只能依靠想象才能到达的距离。无论是相互间的体温,呼吸还是意识,都在提醒着我,这就是距离。我的哭声,我的痛念,我的害怕,所有所有,都无法到达了。死去的人会去往的世界,我想象不到,而我仍然活着的世界,还是一样的残酷。

从精神上跳脱出来,就是现实的生存问题。身边的人,会关心我如何活下去,也会给我出谋划策。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不过,若是真的从精神上看透死亡的话,也就不会对现实的生存有太大的执念了。钱的多少,居住的空间,工作的长久,生活的好坏……这些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必需的,可如果任由自己被这些捆绑的话,那么人心还是无法自由而行。我想,既然死亡如此不定,那么活着就更需要率性才能与之对抗。人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以及让自己勇往直前的各种执念,在死亡面前都会被粉碎得一塌糊涂。或许,不到某一刻,人都看不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我心里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往后,但愿我能以这个为度量,让自己过得舒适一些。

以前我也会害怕漆黑,但那是一种心理感觉,现在,我是真的害怕漆黑,无论是心理感觉还是身体感觉。我以为,死去的人,面对的就是一个漆黑,暗黑,永不透光的世界,而一旦到了夜晚,望着漆黑的地方,我就会不自觉地把它与那个世界联系起来,仿佛自己也到了那个世界。所以,此刻的我,无论白天黑夜,都需要光,需要光亮,需要象征光的东西。象征光的东西,是爱与关怀。光是温暖的,光是带着指引而来的,光是照着我的心的。

对于无解的问题,我给不了答案,更给不了多么宏大的决心。如果世界是一个森林,我或许就是一只行走其中的,偶尔会跌倒的,且勤勤勉勉的小蚂蚁。为了活着,我或许会去寻找光,并且把光定住在自己身上。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首小诗《蝶》,其实写的就是自己的心境。当真在这个世间做一只蝶,就很好了。


《蝶》

不要贪念停留
不要蜜
不要情迷绚烂
不要红
不要痴爱永恒
不要诺
不要沾湿花衣
不要海
不要捣疼伤疤
不要痛
不要患上心空
不要药
不要迷失尽头
不要瘾

我是一只蝶
流转四季 自在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