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文 |「一分透凉」

2022年5月28日


好像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张爱玲的两本书有照着初版的模样印刷出书的消息,当时看着图片,心馋得很,但没把它放在心上,也就忘了这件事。前天搜索什么的时候,蹦出来它的图片,当即买了。收到书后,果真,看着封面,心就安了。多么美,多么美。怎么感叹都不够多。

孔雀蓝绿色的《传奇》和封面有着作者设计和炎樱插画的《流言》,捧着它们,仿佛梦回到那时。虽说书中所使用排版的大字(较大)不是我喜欢的,可我就为这封面而心动。光是《流言》,算上这本,我也有三本了。文字在哪本都可以看,唯独封面,仅此一封。爱。爱。爱。

*

话说最近读《红楼梦》,不知不觉又读到七十回了,还剩十回也完了。这回读,感觉书中十分热闹,热闹非常。大概我的生活安静过分了,就连书中那些怼人的场面都觉得十分有劲。

一晃好些年光景,重读这本书,感觉里面的各个人都是有情之人。不论是对己抑或对他人,对这个世间都有自己的情。宝玉与黛玉自不用说,一向是我喜欢的。每当看着宝玉感慨自己是“浊物”的时候,我竟为他这份超脱的自知而感动。自然,在我心里,并不觉得他是“浊物”,只是滚滚红尘间,身居大观园内,他丝毫不仗着自己的身份自居,总让人觉得他是可亲近的。为黛玉,为所有人,他都会流露情感,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或悲伤,对人世间这个东西,他是无愧的。

他与黛玉间不言而喻的我想你想,又是何等动人。且不说这是否便是爱情,即便惺惺相惜之情,也足以动人。只要黛玉哭,这么多人里,独独宝玉知晓是什么事,独独宝玉能察觉她的不安与愁苦。在如此多的来来往往里,独独是他们的知心,予人慰藉。

从前为黛玉的寡弱而感叹,现在仍旧是,只是,她的倔强,仍是迷人的。那个扛着一把小花锄去葬花的黛玉,是画,是诗,是境。

再读又觉得,里面的人都看得开。这种看得开是仿佛把自己的生命赶到尽头的那一瞬间,突然开悟般看开了。比方说尤三姐,本想等到柳湘莲回来便嫁他为妻,可一听到柳湘莲并无此心意后,当即自刎了,一点含糊,一点辩解,一点争执都没有;得知尤三姐如此刚烈般离开后,柳湘莲反倒觉得自己不是,又突然出悟跟着道人出家去了。在经历一连串事件后,尤二姐被逼到绝境,无处可伸手的时候,又自己决定吞金离开了……看他们如何纠缠,如何从这里走到那里的时候,感觉他们的日子滚烫得很,火辣火辣的,可突然间,他们又可以撇开所有,什么烦恼,什么人情,什么金钱,什么你不是他不是,都可以通通抛开了……他们来得这么急,又走得这么急,当真像一场戏一般。似乎在作者的笔下,他们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安安静静。不知怎的,这些给我别样的冲击。

里面的每个人,不论好坏,也自有作者给予的慈悲,让他们看起来有自己人性的瞬间。就连好色成性的贾琏,这回看着他为尤二姐的离开而伤心悲绝的样子,我也有点触动了。他们都不由分说地陷入到凤姐的计谋里,可究竟谁对谁错呢,也说不好。

这回也让自己动容的,仍旧是里面的人聚人往。虽说黛玉好散不好聚,可只要相聚的地方,又何尝没有她的身影,皆因,聚是大观园的风景。当他们都聚在一起,论诗写令,只听风物,只赏花月的时候,多么动人。那些花,那些草,那些月,那些雪,都是因他们而存在的。看起来如此柔弱的黛玉,也能放风筝,又有什么不能够的。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多么生机,多么舒适。在他们之间,没有谁必定比谁好,而是各自都有各自的好。在他们之间,有一种和谐,乃至于从容的美。

现在才发现他们都是好熬夜的人,什么三四更天,五更天都还没睡的。挺奇妙的。夜,似乎有点难熬,也有点趣味。

以上只当我读它的浅浅一说。

又是夏日,心里怕怕的,可读了书,文字流入体内,也就一分血液,一分透凉了。但愿如此。